两道古文题目``帮帮偶``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4 07:28:23
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。诸儿竞走取之。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取之信然。

谢仁祖年八岁,谢豫章将送客。尔时语已神悟,自参上流。诸人咸共叹之,曰:" 年少,一坐之颜回。" 仁祖曰:" 坐无尼父,焉别颜回?"
1.唯戎不动 这一悬念靠什么垫衬?最后是怎样揭开谜底的?
2.王戎与谢仁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?对" 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"这一说法怎么看?

1.唯戎不动 这一悬念靠什么垫衬?最后是怎样揭开谜底的?
答:1.李树多子(李树上有很多果子);2.诸儿竞走取之(其他小孩都争着去摘果子)

取之信然:摘下那果子尝了一下,果然是苦涩的。

2.王戎与谢仁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?对" 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"这一说法怎么看?
答:共同特点:见微知著,从细小的地方看破深邃。
看法: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,但并不绝对正确,有些“以貌取人”的味道。
可能李子并不苦涩,只是路人不摘而已,所以这种说法有些经验主义的痕迹。